<!--go-->
站在山頭之上,俯瞰眼前“c”字型中被包夾的良渚古城地域,孔建文讚歎不已。
“良渚古城的興起,與興旺發達的水系不無關係啊!”
實際上,經過五千年的滄海桑田,原本在平原內遍佈的支系水網,因為一場大洪水,大部分都消失了。
但是,經過考古人員日以繼夜的努力。
一道道古河溝的痕跡,被考古人員清理了出來,密密麻麻的分佈在良渚古城的內城裡。
當然,最明顯的,還是良渚古城的城牆遺址。
哪怕過去了五千年,良渚城牆和城門的遺址,共同構築了一個近似圓的閉合圖桉,是良渚古城最不容否認的實跡。
也是良渚文化顯露在地面上的最後遺存。
以山為郭,以水作牆。
良渚人為了把近300萬平方米的王城圍起來,利用發達的水系,從山腳下和水溝裡運來大量的石頭,混合著墊土建起了一道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的城牆。
為了防禦,四面城牆中,除了南城牆沒有護城河外,其他三面城牆都有內外護城河,相當於夾河築城。
另外,目前已經勘探出8座水城門,四面城牆各有2座,與內外河連通。另外,南城牆的中部還有一座陸城門,平常進出城應該走的就是這裡。
也就是這道寬寬的城牆,就像是當時的一個分割線,牆內是整個古城最中心的地方,城外就算是古城郊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