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白括...白括...”
拿著陳翰翻譯出來的銘文內容,李教授對照著自己翻譯出來的版本,皺著眉頭說道:“這裡的白字,應該是通伯的。”
“伯,長子也。”
“在兩週時期,給兄弟排序一般就是用伯仲叔季四字,伯是嫡長子,仲是老二。”
“雖然說,並不清楚“伯仲叔季”這種排序方式是否能追朔到西周初年,但是這枚編鐘是春秋末年鑄造的。”
“所以這裡的“白”,在春秋人眼裡,通“伯”字應該是沒問題的。”
陳翰認同的點點頭。
這個說法還是很合理的,“白”通“伯”的例子在其他銘文中也有不少。
而且周代銘文也確實喜歡這麼記載,“伯X”“仲X”之類的人名屢見不鮮。
這裡銘文裡的“白括”,應該是名字叫做括的長子,並不是他的名字就叫伯括。
這種銘文上記載的“名字”,並不是本人真名或者全名的情況,在夏商周時期都很常見。
比如,商王們經常用天干地裡的“甲乙丙丁”來取名,並不一定說明他們真的本名就叫天乙、太丁、太甲、武丁之類的。
現在學術界有部分學者認為。
這裡的“甲乙丙丁”也許只是一種祭祀名,是這些帝王死後,後人給他們從天干裡選擇一個日子來當做祭祀日期,類似於宗周後來的廟號。
因為商的祭祀文化很濃郁,不像周朝只祭祀幾代祖先。
這樣就導致同時要祭祀的祖先太多了,為了避免混亂,就為這些先王們按照十天干來祭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