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人口|爆炸的問題雖然可以靠提升國民素質和對大洋洲、美洲西海岸移民來解決。
但這不代表大明的國內經濟執行體系,不會被這個人口問題所衝擊,農業生產畢竟不需要那麼多人口。
而社會財富的集中、貧富分化加劇、剩餘財富對土地兼併的渴求,種種長期繁衍帶來的附屬問題,也不會被天然抑制住。這些其他古代王朝從沒見過的新問題,都需要朱和坦去黑暗中探索,尋求前所未有的解決辦法。
協和三十年之後,大明國內失業、人浮於事的問題,已經開始逐漸嚴重了。
於是,面對人口就業壓力時,朱和坦終於想到了十幾年前、他祖父朱樹人臨終時交代他的那兩段遺言中的第一段。
“如果未來國家財富雖然還可以養活那麼多人,但因為失業的生產資料兼併,導致很多人無事可做成為隱患時,就想辦法適度大興土木,引導民間逐利之資找一個宣洩口吧”。
朱和坦思前想後,知道聖祖指的是他臨終前幾年、才發明出來的火車頭和蒸汽機船。
於是朱和坦終於在協和三十年,開啟了由戶部和內務府統籌、但允許民資投資的大明鐵路建設潮。還在更早一些的時候,發動了蒸汽造船運動和運河改造運動。
反正社會上富人的閒錢太多,與其讓他們沒處投再回去兼併土地、開紡織廠,還不如給他們找一個重工業的口子發洩。
協和三十年時,技術和宣傳也都到位了,有識之士有錢之士的思想也夠開放了,朝廷提出修鐵路,修好後允許入股者分紅的政策,也極大吸引了沒處去的社會財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