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噶爾丹帶著十餘萬準噶爾鐵騎,來到了大同右衛殺虎口長城外,一如計劃展開了攻城。
他雖號稱三十萬雄兵,但那麼多部隊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紮在一堆,所以遇到強攻,總會分出一個先來後到。
再說就算三十萬人扎一堆,殺虎口長城外的陣地,也容不下那麼多人同時進攻,部隊根本展開不了。
而噶爾丹抵達殺虎口時,對面也確實只有不足四千的明軍在防守。因為直到噶爾丹動手之前,明軍都不知道他究竟會選哪個薄弱點進攻。
這很正常,因為明軍的薄弱點不止一個,而準噶爾鐵騎來去如風,哪怕看起來已經在朝著某個方向機動,但實際上多賓士一兩個時辰,可能就會拉開三五十里攻擊點。
而坐鎮中樞的鄭成功,只能是選擇先在大同主城內坐鎮。得知哪兒吃緊之後,再火速派兵增援,甚至親自過去督戰。
好在,準噶爾部都是騎兵,所以沒有直接攻堅的能力,要破城牆,說到底還得靠隨軍炮兵。而重炮陣地的牽引和部署,怎麼著也得浪費大半天的時間。
這就導致準噶爾重炮正式開火時,明軍在大同右衛殺虎口關牆內的部隊,已經增加到了六千人。
噶爾丹不是沒嘗試讓隨軍的“駱駝輕炮”先上前火力壓制,但他很快發現這個決策是非常錯誤的。
因為哪怕是右衛殺虎口這樣的偏僻小關卡,明軍在關牆上依然部署了十幾門的火炮。其中大約七八門紅夷大炮,還有十門千斤佛郎機。這些炮應該都是至少三四十年以前鑄造的,屬於滅清戰爭時的庫存。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