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簡單短暫的試探,“擁戴哪個藩王臨時監國”這個問題,就很快收斂到了只剩最後兩個選項,福王和潞王。
這也很正常,畢竟原本歷史上,主要也是這兩人競爭,最多再加上一塊史可法後期想尊重倫常綱紀而呼叫的遮羞布桂王——但如今這一世,因為朱樹人帶來的蝴蝶效應,桂王全家都在衡州之戰中因為亂指揮亂壓榨當地明軍,遭到反噬,被張獻忠殺光了。
而瑞王等選項,也跟原本歷史一樣死了。
所以,史可法連找遮羞布權衡一下的機會都沒有,只剩了福王和潞王,退路已經徹底堵死。
在座的袞袞諸公,雖說並不全都是東林一脈,但能在南京六部廝混,多多少少跟東林都有關係——事實上,到了崇禎末期,“東林”這個概念已經被極大地濫用擴大化了,正如當年的“閹黨”,也一度被擴大化濫用。
明末的黨爭,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敵人支援的我們就要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援,把另一派弄下去之後,什麼斬草除根的毒手都能下,
所以能在天啟朝當官的,幾乎都得披上閹黨的外衣,哪怕原本不是也是了。
而到了崇禎朝,隨著魏忠賢黨羽覆滅,剩下的人不是東林黨的也得裝作跟東林有點關係,最後就滿朝東林了,其實人還是那批人,無非換層皮假裝投靠了另一派系。
大家多少都有點東林的干係,自然要擔心福王為了當年他父親老福王跟光宗爭太子之位的恩怨,清算東林眾人當年力挺光宗的舊仇。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