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百五十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高爐需要造得更高,鍊鐵的燃料需要從煤炭和木炭改成焦炭……這些整改方向看起來很明確,實際上要操作,卻是問題一大堆。

比如,沈樹人讓人花了七八天時間,實驗性地先把一座現有高爐繼續加高、爐溫提升,重新展開試產,以蒐集資料、看看會出什麼問題。

結果,加高之後的高爐,預熱後沒幾天,就出現了塌陷、底部軟化,嚇得沈樹人立刻下令停手,想辦法關火撤燃料。

一核驗,發現問題出在爐體材料的耐高溫效能上——明末的高爐爐溫已經能達到一千四五百度了,也能把不太純的鐵熔成熔融粘稠的狀態。只不過不如後世的鐵水那麼稀薄。

因為純鐵的熔點大約在一千五百多度,要明顯高過這個值,比如達到一千六百多,鐵水才會非常稀薄易於流動,不夠熱的話,就會相對粘稠像膠水一樣。

高爐繼續加高後,底部更容易積蓄熱量,不容易耗散損失,溫度超過一千五之後,雖然砌爐膛的磚依然不至於軟化,但至少結構強度會下降。

原本高爐高度只有兩丈左右,上面兩丈高的磚石壓下來,下面的底座還能扛得住,高度再加高、壓力進一步加大,溫度也提升,一下子就扛不住了。

除了高爐材料需要重新研究,另一邊燃料的研發試產也出了點小問題。

原先大明並沒有人嘗試過燒製焦炭,這一開始大家也都沒經驗,

前幾爐沒控制好爐內預留的空氣量,後續氣密性調整也不夠精確,結果不是沒燒成焦,就是煤本身燃燒太充分,直接成了煤渣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