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樹人把對刺刀的要求講解得很詳細,周鐵膽和一眾工匠也很認真地分析了一遍。
出於穩妥考慮,他們並沒有直接全盤接受,而是先試圖讓府臺大人調整一下訴求。
旁邊一個三十歲光景的年輕鐵匠,似乎是周鐵膽的徒弟,就拿來一根本地造的魯密銃成品,演示給沈樹人看:
“大人,您要的‘刺刀’,按照您描述的用處,應該是跟銃劍差不多的。如果非要做成箍環式樣,會額外費不少工時工料。就用魯密銃銃劍一樣的設計,一體鑄在銃尾不好麼?”
說著,他就擺弄這這把有銃劍的特殊型號魯密銃。
原來明朝早就已經有火槍刺刀了,只是大部分火槍沒用。為了可靠性和穩定性,省掉複雜的拆裝鎖宕機構,魯密銃的刺刀是鑄在尾部的。
當時的火銃也不存在槍托,也不用抵肩射擊,所以可以正面朝前的時候開火,需要近戰的時候就掉轉頭拿刺刀捅人。
槍柄上的刺刀,當然無論怎麼裝都不會影響射擊了。即使考慮到防止後坐力回彈、銃劍捅死射手本人,一般也會考慮在銃劍上加個劍鞘來保護,遇到戰鬥就把鞘拔了。
還有極少數高階魯密銃,會把尾部銃劍做成摺疊的,平時可以往前彎折,一樣可以防止後坐力捅死射手。
不過這種加工難度就更大了,好處則是平時火銃拿著比較短,不會超過五尺。把摺疊刀翻出來後,還能加長一兩尺總長度,對付騎兵時的有效攻擊距離能更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