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九十三章 餓死事小,失節是大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勤政殿內,二人聽到趙昕竟然動了殺心的時候,不由得黯然失色,對自己酒後之言造成的行為是懊悔不已,但惡果已經釀成,除非有奇蹟發生。

趙昕內心裡並不想殺二人,先說張載,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稱作“橫渠四句”,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十歲時隨外傅學習,就表現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志氣不群,知虛奉父命”。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

當時西夏經常侵擾宋朝西部邊境,宋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以換得邊境和平。這些國家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張載刺激極大。

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年),張載二十一歲時,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焦寅(陝西永壽人,精通軍略)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佔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但范仲淹知永興軍、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軍府召見了這位志向遠大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鄉,收復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熱情讚揚,但范仲淹說:“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勉勵他去讀《中庸》,在儒學上下功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