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這阿屏平日說話毫無忌憚,這三少爺也是個沒頭腦的,卻沒想到竟然把這玩笑話說到了常軒耳朵裡。
一旁柳兒和水兒萬沒想到竟然聽到這樣的玩笑話,都同情地看向阿福。
而屋子外面,大少爺已經猜到其中關鍵,便微沉下臉看了眼阿屏,開口道:“阿屏,你這丫頭著實要管教一下了,回頭我倒是要和你們二少爺說道說道。”
說曹操,曹操就到了,二少爺扶著已經大了肚子的二少奶奶從屋裡搖搖擺擺走出來,邊走邊笑問:“阿屏又說了什麼惹大哥不高興了?”
眾人見二少奶奶出來,紛紛見禮的見禮,說笑的說笑,倒是把剛才的那茬暫時擱下了。
誰知道少頃二少奶奶卻依然沒忘,竟然提起來了:“剛才到底是怎麼個事兒,咱家阿屏又說了什麼?”她拿眼斜瞅著阿屏,眼裡帶著笑意道:“若是這阿屏實在不聽話,乾脆我就將她發落到大少爺屋裡,讓大少爺好生管教一番。”
她這話一說出,阿屏的臉也紅了。其實阿屏素日中意大少爺的,是以雖然身在二少奶奶房中,卻至今保了清白之身,並沒成為二少爺的房中人。如今這話竟然被二少奶奶說破,要知道她雖然說話肆無忌憚,但到底是姑娘家,這種事情關係到了自己,自然會倆紅的。
一旁的眾人卻是不明白,他們並不知道屋中說出那話的人竟然是三少爺跟班常軒新娶進門的娘子。當下三少爺說了剛才的事兒,又追著二少奶奶問:“剛才屋裡到底是哪位?”
二少奶奶眸光流轉,卻已經猜到是怎麼回事,可是她卻故作不知,噗嗤一聲笑道:“我比你們過來的還要晚些,我又怎知屋中是哪位呢!”說著便朝屋裡笑著命道:“屋裡的那位才女,你倒是出來讓我們瞧瞧噢。”
阿福原本是想在屋裡躲過這場尷尬,本來嘛,外面都是一些少爺奶奶,她一個僕人之婦也不必非要出去湊熱鬧的。可是如今二少奶奶吩咐,她也不能不出,只好硬著頭皮低著頭出去,朝各位盈盈一拜見禮。
17
17、常軒會爬樹 ...
眾人一見阿福,反應各異,二少爺是漠不關心,他腦子裡只有二少奶奶,自然不會去想這個丫頭是怎麼回事。二少奶奶則是含笑不語,只拿眼笑看著大少爺。阿屏呢,則是偷偷看著大少爺的反應。大少爺本人則是微微點頭含笑有禮,完全裝作沒這回事。
此時唯獨那個三少爺手中拿著摺扇指著阿福,瞪著眼睛看看常軒再看看阿福,終於詫異地道:“這不是我家常軒的娘子嘛!”
二少奶奶點頭,笑著打趣三少爺:“沒錯兒,你這人,原本估計想著把我們老二房裡的丫頭送出去討好大哥呢。現在知道了嗎,這可是你們的人啊。”
說著這二少奶奶便收起了臉,故作正經地訓斥阿屏:“以後開玩笑也要當個心,可不能亂說話,沒得讓人家難堪。”
阿屏此時也有些尷尬,只得收起笑來低頭說是,而一旁的常軒,卻是低著頭並不敢說什麼,唯有拳頭攥得緊。
阿福咬著唇,手都有些顫抖,可是她不敢看常軒,當然更不敢看旁人。眾人見了此番情景,也有些沒意思了,幸好大少爺轉了話題,說起此行的目的,卻原來是要邀請二少爺一起去郊外騎馬打獵,於是眾人便提起騎馬打獵的事兒,便把這尷尬氣氛去了許多。
少頃大家在屋裡吃了一會兒子茶,又說要去外面園裡走走,去看看秋日的菊花,還有那塘子裡凋零的荷葉,說是這樣最有意味了。阿福因為之前的事兒,也聽了二少奶奶吩咐一直伺候在二少奶奶身邊,此時雖然不懂那慘敗的荷葉有什麼可看的,但也只能隨著過去。
常軒是三少爺身邊伺候的,此時自然也少不得跟著過去。夫妻兩人就在這跟隨間,眸子就那麼對了一下,阿福瑟縮愧疚地看著常軒,常軒卻沒什麼表情,像看個陌生人般目光就那麼劃過了阿福。
阿福心裡越發忐忑,瞅著沒人的時候,便湊到常軒身邊,低聲說:“我,我不是故意的。”
常軒看了阿福一眼,面上雖然依然沒什麼表情,話語間卻多了一絲安慰的意味:“沒什麼,就是少爺奶奶間開玩笑罷了,以後注意便是。”
阿福聽著常軒意思中並無其他,心裡總算放了一些,但也暗下決心,以後要少說話多做事,沒事時更要距離那位大少爺遠遠地。
===================================
幾位少爺奶奶在一群丫頭小廝的簇擁下來到了荷塘邊,果然見裡面有殘荷有敗葉,幾分蕭條一點意味,大家都來了興致,便又拾階而上,沿著那曲折的水上回廊來到了水中心的一個小亭子。這時早有丫頭僕婦送上了茶水瓜子點心,眾人邊磕著瓜子兒喝了熱茶,邊說起了話。
這亭子不大,自然不可能所有的丫頭都隨著上去,而此時阿福在二少奶奶身邊伺候著,常軒卻隨著眾人在水塘邊的草地上等著呢。
眾人正說著話,卻聽到一群丫頭跑著笑著在那荷塘邊放風箏,此時她們一群人正好跑到這邊來。二少奶奶唇邊帶著笑意,斜靠著小亭的硃色欄杆,感慨道:“這群丫頭,秋日的時節,虧她們也能想起來放風箏,這日子可真自在得很,倒是讓我想起了沒過門兒的那時候。”
聽到這話,一旁阿屏連忙笑道:“二少奶奶若是想玩,等到了咱家小少爺出世,還不是由得你怎麼玩兒。”
此時幾位少爺目光也都轉向那邊,只見青天白雲下,黃綠相間的草地,偶有正飄著黃葉的老枝,其間幾個丫頭嬉戲笑鬧,倒是一番可以入畫的美景。
而此時的岸邊,常軒正在揪然不樂。他之前跟在眾位少爺身後,就算有萬分的不樂意也只能忍下,但此時旁邊無人,他便不再掩藏,鬱鬱寡歡地站在荷塘邊,低著頭想心事。
誰知身後一眾丫頭卻忽然叫了起來,原來她們正笑鬧著,卻不小心將那風箏掛在了一棵老樹上。她們抬頭看了半響,最後嘰嘰喳喳地商量對策,正好這丫頭中就有那位靜丫頭。
靜丫頭看到常軒,很是高興,連忙笑著喊道:“常軒,快些過來,給我把風箏拿下來。”她平日和常軒要好,使喚常軒習慣了的,是以此時並未在意,依然如往事般使喚。
常軒此時正不開心著,猛聽到靜丫頭喊自己,便瞪了她一眼,口裡很是不樂意地說:“你自己又不是沒手,何必叫我!”說著轉頭就要走。
靜丫頭萬沒想到一向老實聽話的常軒竟然給了自己一個沒臉兒,當著其他幾個丫頭的面頓時有些下不了臺。她又見那幾個丫頭面面相覷,更加要爭回這臉面,便跑上去追上常軒,扯住他道:“常軒,你怎麼回事,倒是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