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這種經濟形態其實對於手工業勞動者其實是很有益,擁有自己的田地和住房,糧食蔬菜和住宿不用花錢,甚至勞動工具也是自備的,這些勞動者的境地要比完全脫離了農業生產,在手工作坊裡面終日勞作,計件付籌的勞動者(比如明末江南的機戶)要好得多,無論是平均壽命、身體健康程度,養育後代的多少都要遠遠超過當時的聚集居住在城市中的手工業勞動者。
但對於企業主來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手工業者沒有脫離農業生產就意味著勞動力的供給是季節性的,在農忙季節,手工業者要去經營自己的田地,是無法從事手工業生產的,經營者的生產計劃受到各種限制;而且手工業者分散居住在鄉村或者村鎮,這樣一來,就大大提高了倉儲物流成本;受限於手工業者的財力和技術,最新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很難投入使用。所以當古代手工業發展到一定水平,就面臨一個問題,從哪裡能得到足夠多一無所有的自由勞動者。
這個問題西方是透過“羊吃人”和價格革命做到的,而在古代中國,明清兩代人口的激增使得在維持小農經濟的同時,也有足夠的剩餘勞動力供給,從而以東南沿海地區為主的外向型手工業發展極快,在滿清末年甚至出現了手工業農業國向西歐工業國傾銷手工業品的奇葩現象。但問題是在公元七世紀的大唐的人口要遠遠低於明清兩代,光是南方長江流域就還有大片未開發的土地,更不要說王文佐剛剛征服的東北亞地區了,更是沃野數千裡,要想等到人口自然增長到填滿這些新地,怎麼算也要再過兩三百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