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嚴嵩怎的派了這麼個貪功冒進的蠢貨來,這下會出大亂子的!」
杭州灣口,郭弘經和王永寧看著又一具無頭屍體飄到岸邊,對視一眼,臉色無比難看。
近來有兩件事情,讓他們糟心不已。
第一件正是陶隱的身份,突然在士紳階層流傳開來,什麼私生子為正婦所妒不入門牆,發憤圖強苦練絕技,痛殺倭賊報效國家,編的有鼻子有眼,顯然不是亂傳的。
杭州百姓恍然,原來是當今道門天師的兒子,再聽說祭海大典即將啟動,頓時有不少人自發前來幫忙,感激那位抗倭英雄的作為。
真正清楚陶隱身份的兩位高士,被弄得焦頭爛額,卻又害怕越描越黑,訊息越傳越廣,只能閉口不言。
第二件則是對倭寇的痛下殺手。
郭弘經和王永寧並不關心戰事,無論沿海百姓遭倭寇連年侵擾襲殺,還是大明軍隊痛擊倭寇,取得勝利,對於這兩位高士來說,都無所謂。
他們在乎的是,凡俗的戰爭,要由凡俗的力量解決,這是約定成俗的規矩。
自從天地大變,靈氣汙濁,凡人體質每況愈下,修行者的數目飛速減少,資源其實並不貴乏,這種規矩就必須定下,否則廝殺衝突,各方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當然,規矩總是會打破的,真要到了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隱居於福地靈區的修行者都會出面助臂,但現在並非滅國之戰,不就是劫掠麼,倭寇裡面還有大量的沿海商賈,參與走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不需要急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