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名府。
作為北宋的陪都北京,這座城市不僅是一個連線南北的咽喉,更是阻擋契丹南下的關鍵屏障。
由於中原丟失燕雲十六州,開封地區又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直接暴露在異族的威脅之下,遼國騎兵從幽州出發,只需三日就能抵達汴梁,所以拱衛京師的禁軍數目才要那麼龐大。
可單單是禁軍不行,北宋天子還不止一次想要遷都,就連到了宋仁宗時期,都產生過遷都洛陽的打算,因為遼國又要南侵,很多大臣就主張繼續議和,甚至直接逃入洛陽。
而臣子呂夷簡說的一番話,制止了這種行為:“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
翻譯一下就是:“如果遷都洛陽,讓契丹軍隊不加抵抗地渡過黃河,到時候城牆再高,城池再深,又如何阻擋敵人的進攻呢?契丹人是碰見了強硬就害怕,遇見膽小的就欺負,匆匆忙忙遷都洛陽,是向敵人示弱,失去了自己的威風,萬萬不可取。”
當然,呂夷簡不光提出後果,還有解決的辦法,當“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
大名府當時還只是軍事重鎮,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勢,講白了就是北大門,仁宗乾脆把大名府提升為陪都,定名“北京”,以示強硬的態度,遼國見宋人居然硬氣了,也就打消了南侵的念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