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李彥眼中之人,正是禮部員外郎李格非。
若沒有之前的催婚,他都不知道,這人還是母親族親,雖然血脈關係已經極為澹薄,但按照族譜輩分,還真的是親戚,近些時日更有不少往來。
現在可好,李格非參與政變,還是一場必然失敗的政變。
此時簡王趙似在大太監賈詳的勸說下,眉宇間擠出堅定之色:“‘上之好惡,是民之表也’,太后寬厚仁孝,卻遭枉死,今官家無道,豈能為萬民之表率?諸位卿家,孤心意已決!”
眾人都在等待,聞言頓時大喜過望,種師浩首先行大禮:“臣當追隨殿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眾文臣也紛紛拜下:“歷代賢君,莫不是以仁孝治天下,官家悖禮棄常,當糾而罪之,不可姑息,我等當行尹霍之事,扶殿下上位,整肅朝綱!”
李彥眼見一個接著一個紛紛出言,所言都是儒家倫理大義,不禁皺起眉頭。
都不用聽具體計劃,政變的兵力安排,就看這些參與的臣子,都是一副面容剛正,發自內心的悲憤模樣,顯然是被官家弒母的行徑刺激到了,堅定不移地認為這樣的人絕不能為人君。
可惜單純的依靠公理正義,永遠無法成事,一場政變最重要的就是武力,所謂大義名分,更多的是成功後收尾,安撫局面所用,過程中就是要靠兵將奪取。
這點無論是玄武門之變,還是後面的景龍政變、唐隆政變,都是重中之重,而這群人顯然本末倒置,認為扣緊趙佶弒母這點,就能把他順理成章的趕下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