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熊津都督府。
都督扶余隆坐於主位,黑齒常之、金良圖、郭元振、安神感、安忠敬等人在列,商討清剿百濟故地反抗分子的工作。
除了扶余隆這位前百濟太子興趣缺缺,魂遊天外,其他人神情都很凝重,因為這是老大難的問題了。
大唐滅百濟,採取的是猛虎掏心戰術,長途奔襲,沿江深入腹地,兵臨都城,一戰迫使王室投降。
這樣的滅國極具效率,但後果是王室投降之後,各地湧現出了許多的反抗武裝,糾集殘餘勢力,舉起反唐大旗,妄圖將唐軍驅逐出去。
面對這樣的局勢,當時唐軍在百濟故地留下多少人鎮守呢?
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回國,留下一萬兵士鎮守。
後來在戰事最激烈的情況下,李治大手一揮,十分大方地又增援了七千人。
沒了。
百濟再是小國,也是幾十萬戶,人數是破百萬的,留下一萬人鎮守,這真的有故意裝逼的嫌疑。
可事實是,這是不得已為之,因為當時大唐正四處開戰,同年討伐奚、契丹、鐵勒,緊隨其後討伐高麗和回紇,各個將領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兵力則是真的不夠用。
好在即便是兵力極少,也有劉仁軌閃亮登場,不僅統軍高明,“佇列嚴整,鬥轉而前,所向皆下”,還利用反抗軍內部的矛盾加以瓦解,“表合內嫌,熱不支久,宜堅守伺變以圖之”。
這就有點像曹操擊敗袁紹之後,袁紹的兩個兒子分別自立門戶,曹操見了不攻反退,沒有外部壓力的袁氏兄弟立刻內訌,等打這兩個蠢貨打得差不多了,曹操再回來一併收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