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官員的奏疏,諸卿如何看。”
文華殿。
太上皇皮枯瘦骨,卻目光炯炯有神,看向內閣的閣老們,不光是閣老,還有其餘的重臣。
大周承襲大明,天下衛規制於五軍都督府,五府都督府的督都,都有權貴充任。
太上皇雖然不顧大局,但是有睿智。
早年勤政過些年,以五軍都督府文官大司馬負責具體事宜,導致勳貴武將都督,僉事如今成為了虛職。
如果能一直保持下去,也能是位明主。
可惜。
皇帝當的時間長了,大多數都不好。
有的國家底子厚,還能經得起糙,大周全盤接了大明,又沒有大的改革。
劉一儒,璠皓都沒有出聲。
以他們對太上皇的瞭解,當然知道這是何意。
朝廷連金州兵餉都無力供應,如何會同意接濟遼民,陝西民亂四起,不也照樣無視麼。
金州官員如何會不懂其意,而之所以又老調重彈,無非是舊有的套路,官場的手段罷了。
扔出重要的奏疏之前,先用大致會被否掉的奏疏探路。
第一件事否了,第二件事就不好輕易否了。
見眾人都沒有說話,太上皇無聲的笑了笑。
“否了吧,我估摸著金州的唐清安的奏疏,不日又要到,我也不用看,也直接否了吧。
好好的武將不用心戰事,倒是把你們文官的套路學到了,豈不是放棄自己的長處學自己的短處。
他要是能把遼東為朕平了,這才是正經。”
眾臣紛紛笑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