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時空,奧運會經歷過一個很簡單的週期,1894年,法國人皮埃爾·顧拜旦與12個國家的79名代表決定成立國際奧委會、開創奧林匹克運動,之後在1896年,雅典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奧運會。
應該說,皮埃爾·顧拜旦成立奧委會的初衷是很好的,當時工業革命大大擴充套件了世界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聯絡,各國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種溝通手段來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瞭解,奧林匹克運動正是為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出現的,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但是這個產物有一個致命缺點,皮埃爾·顧拜旦成立了奧委會,促進了第一屆奧運會的開辦,但是並沒有為奧運會找到一個適合商業模式,所以在奧委會誕生的前幾十年,奧運會被賦予了太多的政治色彩,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賠錢貨,皮埃爾·顧拜旦和奧委會也因此一度成為人們嘲諷的物件。
在李牧的操作下,這個時空的奧運會肯定不會出現那樣的囧況,在奧運會誕生之前,李牧就確定奧運會是一個商業賽事,和全美汽車拉力賽以及職業橄欖球大聯盟並沒有什麼區別,奧委會也更像是一家企業,透過奧運會盈利,是奧委會存在的唯一目的。
奧運會也確實是賺錢了,這麼多的達官貴人和運動員在紐約一待就是兩個多月,雖然奧委會承擔了一部分運動員的花費,但是各國代表團的達官貴人們似乎並不願意接受奧委會的這種善意,他們幾乎都居住在曼哈頓的酒店內,以至於曼哈頓的酒店騰空了所有空房,依然無法滿足遊客們的需求,很多紐約人藉助奧運會期間的民宿很是發了筆外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