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因為話劇傳播要靠一場場磨出來,電影則是一個個複製出來,窩頭會館一千多萬票房堪稱奇蹟,但能跟動輒幾億十幾億電影票房掰腕子?
靠著後期剪輯特效音樂營銷炒作,一部小時代撐起十億票房。話劇演員晨起練功揹著臺本兒,到處巡演,卻仍然拿著微薄收入?
這便是話劇演員的現狀。要說看不起,還不如說花同等氣力,甚至加倍的汗水,卻沒有得到相等回報。
一點兒鄙夷和一點兒自憐,該不該堅持呢?
傻不傻呢?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走進劇場,大幕開啟,人生百態歷歷在目。蘇澤突然有點走神,想起網路看過的段子。
一個朋友看完話劇演出,對演員非常傾佩道:“哇塞,那麼多詞你都能背下來!”
演員內心特別複雜:我就是吃這碗飯的,臺詞下不來怎麼可能?
操你大爺你這個沒文化的弱逼,老子設計的小動作你沒看見?
精心設計的語音語調你沒聽見?
精妙絕倫的形體塑造你看不到?
老子氣勢如虹的情感爆發你感受到?
你他媽跟我說老子記性真好?
逗我玩呢?
“當然許多影視演員成名後,依舊還是對舞臺有感情,每年繼續演戲,一是情懷,二是確實可以鍛鍊表演,三是話劇組的環境也比影視正常一點,至少不會整天拉著你工作熬夜趕工期。”
劉天藝低聲道:“國外演員依然放不下舞臺就太多了,卷福、抖森、哈利波特、甘道夫爺爺、裘德洛、娜塔莉波特曼數都數不過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