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韓非子》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諸葛亮推崇前漢而貶斥後漢,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前漢重視賢能之臣,也敢用賢能之臣。
前漢建立之初設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都開府治事,同朝稱宰,三公里面又尤以丞相權重。
此時的大漢皇室,需要以三公為代表的臣權抗衡後黨外戚對皇權的侵蝕。
這種政治架構下,皇權並不強大,因此即便是昏庸闇弱的皇帝在位,大漢朝廷的執行照樣是有條不紊。
前漢採用這種政治架構,即便出現了漢惠帝、漢昭帝這些從不親政的皇帝,還有劉賀這樣的無道昏君,仍舊保持了數百年的興隆。
後漢廢棄這種政治架構,兩百年以來,都是後黨外戚、清流文臣、世家大族和閹黨的相互傾軋,紛亂不休,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終於是將漢家河山敗的四分五裂!
遍觀大漢四百年史書,諸葛亮深知,恢復前漢之制,對復興漢室而言究竟有多重要的意義!
先帝一意孤行,執意東征的教訓,大漢再也經歷不起另一次了。
想要復興漢室,勢必要將大漢這為數不多的權柄集於一位賢能之手,講求制衡的帝王心術,在這亂世之中,就是自尋死路。
嗶嘀閣
若新帝劉禪真有雄才大略,自己也不妨安心下來,做一位蕭何這樣的輔左之臣,這樣也挺不錯的。
而如何應對逆魏五路大軍齊伐蜀地,便是諸葛亮測試劉禪是否具有治國安邦的帝王能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