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的研製估計又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怎麼著也得有半年到一年時間才能完全成型。研製成功後,推廣又需要一個漫長的週期。朱由檢記得在後世好像七八十年代,腳踏車都算比較貴重的家庭財產了。也不知道在這一世,他的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滿大街全是腳踏車的景象。
大明或者中國以前的社會一直有個大問題,老百姓一直很難受惠於科技發展。很多先進的科技推廣會很緩慢,甚至由於推廣緩慢,很多技術還中斷了傳承。比如琉璃技術,其實出現的非常早,但被統治階層人為的設定壁壘,使得技術一直沒有大面積傳播起來,到了明代的時候居然失傳了。這樣的例子特別多,並不是個例。
在明末待了這麼些年後,朱由檢才明白為什麼要批判地主剝削階級、才明白當下的分配製度與後世是的區別在那兒。他在後世聽過一個概念,說大航海給明朝造成了白銀大貶值的現象。按這個理論來說,百姓們手中應該有大量白銀的。可他實際接觸之後才發現,老百姓手中根本沒錢,不要說大量白銀了,很多農民一年也見不到幾兩銀子。銀子全集中在地主、官僚和大商人手裡。
而這些人的正常生活卻不用花錢來解決,他們的生活物資是透過盤剝底下的佃戶和農民來解決的。錢用來幹嘛?錢用來乾沒用的閒事。為什麼滿清的人參、東珠、貂皮能有那麼大的市場?不就是那幫有錢人錢多的沒地兒花,想辦法胡花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