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58年。
國內才製造出了每秒30次的電子管計算機。
所以在50年代,張鈺哲院士和李珩先生組織了一批七十多人的團隊,靠著肉眼去計算、分辨觀測記錄。
1950年啊......那個時間點的大環境大家應該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當時新華夏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國家的錢袋子緊巴巴的。
別說科研了,甚至連大典上的飛機都不夠數呢:
大典上只能把17架飛機分成6個梯隊,其中有9架P-51來回飛了兩次。
所以那個時期,張鈺哲院士他們是沒多少經費去拍攝相片的——因為底片很貴。
他們分辨的觀測資料主要來自老大哥,老大哥當時和咱們關係還不錯,三年內傳了7000多份觀測記錄。
數量確實不少,但這玩意兒有個很麻煩的地方:
它們都是掃描版,辨識難度和原件完全是兩個概念。
就是在這種條件下。
張鈺哲院士他們咬著牙去推導公式,然後按照差值去比較觀測記錄。
最終在50-54年之間,他們發現了40多顆新星,為華夏的天文學發展打下了極其堅實的基礎。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
肉眼對比是一種很原始、很無奈、甚至可以說很‘蠢’的方法。
但在計算機出現之前,這也是唯一可用的一種選擇。
1950年如此,1850年亦然。
隨後徐雲深吸一口氣,繼續做起了校對。
只見他重新拿來一張紙,飛快的按照之前的計算過程動起了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