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劉景準備託嚴肅以縣事,主要是為了對付龔氏,並不是真的要當個甩手掌櫃。
朝會結束後,他轉入正堂隔壁日常辦公的“便坐”,翻看起門下吏送來的酃縣案牘。
天下有縣千許,鄉三千餘,平均一縣約有三個鄉。
而酃縣有六個鄉,就土地面積而言,稱得上是大縣了。
其中酃縣最繁華的鄉,並非縣城所在,而是位於湘水西岸的臨烝鄉,其以境內烝(承)水得名,與縣城隔湘水相望。
由於縣城這裡地勢低窪,內澇嚴重,多年前就有人提議廢棄酃縣縣城,將縣治搬到臨烝鄉。
不過因為這裡面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明明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卻從未真正提上日程。
具體情況劉景剛剛上任,還未摸清楚,僅看到的資料就令人觸目驚心,酃縣歷年來的修築牆垣、堤壩之費,竟然以億計。
用酃縣官方的解釋是,酃縣雨水太多,土質鬆軟,難築高牆、堅壩,每年都需要修繕一番。
要說完全是無稽之談,也不對,南面的零陵郡號稱“下溼”,堂堂郡城甚至沒有夯土城牆,而是“編木為城,不可守備”,凡有賊、蠻過境,一郡惶恐。
可問題是,與縣城隔水相望的臨烝鄉邑雖然城池甚狹,卻頗為堅固,人家怎麼就不憂“雨水太多,土質鬆軟”呢?
總歸難以解釋清楚。
如今開春在即,雨水漸多,又到要修繕牆、壩之時,酃縣每年的賦稅收入,半數投於其中,似乎永無止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