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恭喜都督!”一眾將左拜在鍾會面前。
不過有人是真的恭喜,有人則心不在焉。
準確來說,蔣斌、蔣舒、王含投降的不是司馬氏,而是鍾會。
王渾出身太原王氏,作為王昶之子,自然不可能依附鍾會。
王濬則心思活絡,與鍾會若緊若離。
“何喜之有?相國這是置我於火上烤。”鍾會現年三十六,這麼年輕就成了三公之一的司徒,有些不太妙。
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
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
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司馬孚六十多歲才成太尉,高柔七十二歲出任司空。
“易經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鍾會像是在說自己,又像是在說洛陽中的某位,合上詔令,扔在桉几上,與其他的書信混在一起。
這些信,既有來自他的兄長鍾毓,也有來自他的外甥荀勖,當然也少不了陳泰。
潁川士卒旗幟鮮明的站在司馬昭一邊,隱晦的勸鍾會好自為之。
所以鍾會才不得不留在宛城。
而情況比他預料的更糟,十多萬中軍,都急不可耐的想回洛陽,與家人團聚。
鍾會覺得,就算自己強令向北,到了洛陽城下,司馬昭一紙詔令,這些士卒也會一鬨而散。
“都督既然沒有異心,當早日回洛陽,以解除相國疑慮。”王濬好心提醒道。
留在宛城肯定不是長久之計,司馬昭外寬內忌,封鍾會為陽翟侯,已經顯示出他的猜忌之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