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咸寧道、平安道都在鴨綠江南岸,原來受大明影響重,近二十年受清國影響重。
再加上這裡原本就是一些女真部落的漁獵祖地,故清國按照洪承疇的建議,在此不過經營一年,便令這裡大多數百姓都心甘情願的剃髮易服,當了清國的順民。
為了給朝鮮留個遮羞布,也為了避免讓大明太過注意,平安道內最大最繁榮的城市平壤哪怕已經像成熟的蜜桃等著摘取,清國卻也沒有取。
所以,聽洪承疇提議遷都,代善首先就想到了平壤。
因為平壤的地理位置,讓它在經濟、農業、軍事方面都有著不錯的優勢,否則也不會成為朝鮮檀君時期的國都。
不過,平壤雖好,代善卻本能覺得不適合此時的清國。
若洪承疇真的建議遷都此處,他是絕對不會同意的,同時還會懷疑這個昔日大明總督的用心。
洪承疇弓著腰道:“平壤雖好,卻並不適合作為我大清的都城。
不論是明軍跨過鴨綠江,還是從西面海上來攻,平壤幾乎都無險可守。
如今大明勢頭正盛,軍力強大,我大清最好的辦法便是避其鋒芒,耐心等待其衰弱。
故遷都至咸寧道才是最佳選擇,不論是咸寧北道的鏡城,還是南道的咸興,都是不錯的選擇。
奴才的建議是效彷明國兩京制,將兩處皆設為國都。鏡城此處,可以在海上不結冰時,派遣水師沿海北上。
其沿海向北不遠,可至圖們江入海口(羅津),沿此江北上,則又能至原明國琿春衛,可助朝廷繼續掌控此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