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堽城壩位於汶水(東西走向)與洸水(南北走向)的分流處。從元憲宗七年(1257年)於堽城築土壩斗門,遏汶水南流入洸開始,至今已經有五百餘年曆史了。
元明清三朝對之多有加固重修,現如今早就從最初時的單層土壩變成了內石外土兩層壩體了。
到了明清時期,堽城壩被設為驛道,北自肥城入境,南入滋陽,全然是將堽城壩當做橋樑了。枯水期,徑走壩頂;雨水充沛時節,有水漫過大壩,難以通行,則依靠草船擺渡。
康熙六下江南時候,全都來過此地,視察堤壩。
現在王倫率軍堵在了壩體的另一頭。這一邊是堵一堵清軍的勢頭,挫一下清軍的銳氣;另一邊則是給義軍喘一口氣,為進入山區做最後的準備。
沂蒙山可是個眾人周知的窮地方,在哪裡想要獲取供上萬人馬生存下去的物資,可不是容易的事兒。
王倫豈能不趁著自己還在沂蒙山外的時候,多準備準備?
反正大軍已經在山邊兒了,他後頭就是葫蘆山,接著就是九仙山,然後就是泰沂山區的南麓,勢頭就是有不對,他也能掉頭就往山裡逃。
所以,堽城壩以南,大汶河以南的洸河兩岸的寧陽等城鎮,以及大汶河一線的城鎮,都是義軍的“物資收集地”。這裡頭自然也包括了他使人攻打的大汶口鎮。
後者在堽城壩的東面,是大汶河一線的經濟重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