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呢?清朝乾隆年間,就在京城東直門外的高粱橋,過去也叫高亮橋,傳說是,有一年龍王爺受了玉皇大帝的旨意,要在京城降下災害,把水都給帶走了,有一位叫高亮的小將軍騎馬去追,後來水追回來了,這位高亮將軍卻丟了性命,為了紀念他,才建了這座橋,當然了,這是民間傳說,正史當中,高粱橋修建於元朝末年······”
蕭飛這邊開書了,剛才又是講《張雙喜捉妖》已經瀕臨失傳,又是講得來這套書有多不容易,已經吊足了觀眾們的好奇心。
現在蕭飛這邊開始講正文,觀眾們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抬著頭,目不轉睛的盯著臺上,生怕一個錯神的工夫,就丟了重要的內容。
“高粱橋邊上呢,有這個一家三口,兩口子帶著一孩子,男人姓張,叫張大楞,幹什麼的呢?打八叉,過去老京城的土話,說的就是這個人什麼都會幹,什麼都能幹,誰家房子漏雨了,瓦匠的活他能幹,誰家地裡收莊稼,忙活不過來,他也能幹,誰家搬家缺個力巴,他也能行,哪家說相聲的缺個捧哏的,他也能臨時給救個場,唱曲兒的缺個琴師,也能來!”
一開始說的還挺正經的,到了後面,觀眾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真要是有這麼全面的人才,還用得著打零工?
“總之,張大楞呢,要是擱現在,那就是個多工種全面發展的技術型人才,放在過去,就叫打八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