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廳舍之內,劉釜言辭懇切,但無一人提出請辭,即便有些耳聾的杜微,經過杜瓊的書寫,得曉劉釜之意後,亦帶著大義凜然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何況南中之亂,關乎益州穩定,吾等豈能退卻?
任師將吾等推薦於季安,又豈是來安享太平?
吾等還是好生謀劃下應對之法罷!”
杜微比杜瓊還要早幾年進入任安門下求學,是當之無愧的“大師兄”。因聽覺這兩年出狀況之因,變得有些沉默,但絲毫不妨礙他於任門下的威望。
他這一說,引得眾人紛紛頷首。
泠苞、劉楓自不會知難而退,反而見劉釜同門,皆為重諾重義之輩,無不感慨有其師必有其徒。
而關於益州名士、大儒任安,即如前益州牧劉焉所評價的那般:安味精道度,厲節高邈,揆其器量,國之元寶,宜處弼疑之輔,以消非常之咎。
現在跟著其之弟子從事,何不欣慰。
見廳舍內,無人退出,劉釜心中同樣高興。患難見真情,以後才能委以重任。
是日,知曉益州牧態度後,眾人不得不改變原有方案,於本日下午,重做修正。
待黃昏臨近,一些賓客抵達,只是要比預料的少一些,不過劉釜臉上還是帶著笑容,一一敬酒致意。
賓客散去,嶽翁景顧留在最後,於前日時,翁婿二人就有過一次徹夜交談。
但今日益州牧劉璋未與之商議,並違背了州府之前的謀劃,讓景顧氣惱中,又帶著濃濃的擔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