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宛城之失,主要罪責雖不在己身,但想到當日外甥劉釜對之的期願,甘寧心裡就有些不踏實。
故於宛城被破,其部退守棘陽的次日,甘寧便聯絡上同樣在此的劉灼,輔之以他對戰事失敗的分析,打算將此事,連夜送到蜀地的劉釜案頭。
對於宛城之內,到底經歷了什麼,劉灼是當日於劉琦後一批離開的人,沒有比他更清楚裡面的鬧劇成分……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事後回想起來,劉灼覺得族弟劉釜曾言此語,用在此地最為精確。
尤其當日的緊迫局勢,讓劉灼畢生難忘。
其得聞劉琦已走,荊州軍群龍無首,守軍大勢已去,當率部突圍時,曹軍已經拿得了宛城的三處城門控制權,只差最後的南門。
等來到南門之畔,劉灼響起還有為關押的張繡。
遂快馬加鞭的趕往張府。
抵達張繡家中,看了眼被逃離荊州兵士綁的結結實實的張繡及其家眷,劉灼心裡默默無語。若是他今日不來,這位為族弟稱讚過的將領,事後不被曹操殺死,便會為曹操所用。
前者尚能接受,後者的話,荊州軍將再新增一位大將,兩者是以戰場上的敵人,真乃作繭自縛之舉。
劉灼不像甘寧那般果決,連賈詡那種大名士,也是說殺就殺,甚至賈詡死後連屍骨都處理的乾乾淨淨。死無對證,即便其他人聽到了什麼風聲,也無法對甘寧加以指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