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歷史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上一次巡防營管帶錢中玉火線起義,六路民軍順利入城,實現了新洪的光復;這一次逆九團團長馬二水順應歷史潮流,在畢洪恩和秦時頌的勸導下宣佈和平,二次革命大功告成。嗣後回憶起來,邊義夫認為,早年這兩場以新洪為主戰場的革命戰爭,比之後來那一場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的不革命的戰爭來說,簡直形同兒戲,充其量算得上兩場規模較大的演操。尤其是二次革命,傷亡竟然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殉難者一位,是在行軍路上熱死掉的老弟兄,這位老弟兄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先在霞姑奶奶杆下替天行道,參加過上一場光復新洪的民族革命;受傷者十八人,大都是無甚功績的新兵蛋兒,其中中暑者十五人,決死衝鋒途中因無作戰經驗誤入糞坑跌傷者二人,還有一人被轟鳴的鐵炮震歪了嘴。師爺秦時頌功不可沒。該廝無鶴可駕,西去不得,便運動了畢洪恩,勸畢洪恩為了全城百姓的幸福生活,為了可愛的和平,開啟城門,壺漿簞食歡迎邊義夫四民主義仁義之師入城。這公然的宣言讓畢洪恩大為吃驚:志在勤王的進士爺何以通了匪?且還這麼理直氣壯?進士爺便仰天長嘯,“嗚呼,勤王之師何在焉?何在焉?遍觀域內,禮樂崩亂,梟雄並起,安有識禮奉君之忠臣良將乎?”因無勤王之師,又無忠臣良將,通匪成了必然。進士爺知心地告訴畢洪恩,邊義夫這人不是凡品,有四民主義的好主張,有讓本省民眾不吃土的奮鬥綱領,群匪之中還算得上好一些的匪,禍害之中取其輕,還是通他較好。進士爺知道畢洪恩怕邊義夫施行報復,更加重語氣指出:尤為可貴的是,這邊匪尚有佛心,最講感情,有了一千多杆日本國造就的上好洋槍和如此雄壯的隊伍,仍不思復仇屠殺,只想把誤入歧途的部下重新納入麾下。畢洪恩動了心,想那失了軍火的混賬逆外甥正在省城借兵,前途未卜,又憶及自己替那逆外甥做錢糧師爺所受的辱,便信仰了進士爺送進城的四民主義。隨即伴著進士爺去見原民團司令現九團團長馬二水,謀求可愛的和平。馬二水因著不是錢逆巡防營的嫡系,油水一貫吸得較少,恨錢逆之深幾可入骨,現在,老長官邊義夫的仁義之師兵臨城下,親切向他和弟兄們召喚,他安有不投奔之理?當下便應了。應罷,派兵把正在閨香閣操**的十團團長白木之從**洞裡硬拖了出來,鬧得白木之就此患上了不舉之症。然而,白木之得知馬二水原是要迎接老長官,便氣了,光著屁股叫,邊爺只是你馬二水的老長官麼?邊爺也是我白木之的老長官哩!你歡迎,我就不歡迎?你九團歡迎,我十團就不歡迎?都想歡迎老長官,老長官卻在城外等不及了,就下令開了一通亂炮,義無反顧地舉行了二次革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