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7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盧大福家前幾年將這幢房子整修了一番,圖個牛糞蛋子外頭光,燈籠裡頭點燈外頭亮,外牆刷了石灰,內牆鑲了石膏板,地上鋪了瓷磚,頭頂吊了扣板,做了兩扇鋅合金的仿紅銅鐵門,裝了鋁合金的雙層中空玻璃窗戶。外村人來了,不看裡頭看外頭,就知道,這戶人家主人的腦瓜兒與一般的村民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盧大福年輕時到部隊當了兵,入了黨,退伍後回到村裡成了當時全公社最年輕的生產隊長,一年後包產到戶,各自單幹,盧大福去鄉企辦,管了幾年鄉辦企業,後來因為鄉辦企業改制到個人名下,盧大福負責推銷的一批竹製品貨款收不回來,加上一批課桌凳推銷不出去,庫存積壓,他自覺沒臉呆在企辦,自己回到了村裡,伺候自家那幾鬥承包田和那幾十畝承包山。忙時,盧大福耕田種地騸山;閒時,春天撿筍殼;夏天,拔巖毛;秋天,摘毛栗子;冬天,砍鋤頭柄。什麼能來錢就幹什麼,他盧大福家幾乎成了供銷社的代收點。

後來,公社裡的供銷社撤了,盧大福搗鼓的春夏秋冬四季的這些山裡貨,沒人收購了。不過,腦子活絡的盧大福,不久就有了兩個賺錢的新門路:夏天摘粽箬、冬天剖甘蔗蔑。粽箬是裹粽子的包衣,每年的端午、中秋這兩個節日必不可少的標配,家家戶戶用得著,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初頭就開始,老婆孩子齊上陣,起早摸黑上山摘粽箬,下山後連夜,將粽箬的蹄子一張一張的用剪刀修剪好,再十張一疊,十張一疊的用芒杆條捆好,次日早上趁太陽出來之前就攤到了曬穀場上,等太陽出來曬乾它們,到了月底整成幾大捆,挑到山外集市上去賣,正好趕上端午節派用場;山外平原喜種甘蔗,甘蔗越冬埋在土裡,需要大量的竹篾捆紮,竹篾不易腐爛,那幾年盧大福一到農曆十月初頭,白天上後山坳砍小竹子,夜晚一家人坐在煤油燈下剖竹篾,第二天將剖好的竹篾晾在門前的晾衣杆上,晾上兩三天,等晾乾了,每捆五十條,一捆捆地紮好,到了月底,帶上三個未成年的兒子,一人一擔,大人一旦一百捆,小人一旦二三十捆,半夜裡起早挑到山外平原賣給種甘蔗人,一個冬季下來也有二三百元的收入。那年月最值錢的就是錢,不像現在最不值錢就是錢,對於山裡人來說,二三百元那是不得了的鉅款了。可惜,好景不長,後來塑膠繩出來了,一下子替代了甘蔗蔑,這玩意兒又便宜又不會爛,而且捆紮起來,不割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