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明朝景泰元年,朝廷以邊圉事殷,令天下生員納粟上馬者,許入監。
其上選事例,與歲貢同。
這就是明朝首次允許以納貢的形式入監,而入監的目的自然是以國子監生的名義進入仕途,雖然品級不高,但畢竟有了官身。
此例行四年後暫罷,但是在成化二年,南京發生大饑荒,守臣建議,令官員軍民子孫納粟入監。
由此,納貢成為常例,在朝廷缺乏糧食、馬匹甚至草料的時候,都會按此例執行。
雖然正統讀書人對此頗多非議,甚至禮部尚書姚夔上奏:“切惟國子監乃育才之地,朝廷資以致治,近因各處起送四十歲並納草納馬生員,動以萬計,已不勝其濫,今又行此,將使天下以貨為賢,士風日趨於陋。”
對此,明憲宗以為然,再次停止生員吏典上納事例,但是之後弘治、正德乃至嘉靖朝,每當朝廷需要時無不以此解決物資緊缺的難題。
現在,葛縉再次以京營缺馬而太僕寺難以籌措為理由,申請兵部上奏此事。
楊博知道,這份奏疏上去,嘉靖皇帝那裡肯定是會答應的,至於旁人的非議,還是由他們吧。
作為兵部,解決軍方難題才是正務,至於非議,當這些人升到高位又面臨此難題時,納貢依舊是最後,唯一的解決法子。
細細看完張守直的條陳,和以往慣例一樣,京衛武學生員有願納銀納馬入監者,取武學師生並該衛所保結已應舉者納銀二百四十兩,未應舉者銀三百二十兩,民間及軍餘也可按此辦理,來京納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