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1674年11月18日,大坂。
清晨,七時。
日本天皇識仁站在大殿門口,雙手倒揹著,仰頭看著前方一棵高大的羅漢柏,默然不語。
整個大坂城從凌晨五點開始,就處於喧囂沸盈狀態,各個街道上全都是一隊隊齊國士兵,全副武裝,魚貫而出,朝城外行進。
四天前,幕府大軍抵達大坂城外,據說兵力達十萬之眾,營地連綿數十里,鋪滿整個大和川,聲勢震天。
次日正午,幕府軍派了使者入城,向齊國軍隊下達了戰書,邀約三日後,於大坂城外的平野地區(今大坂市阿倍野區)決戰。
本以為,齊國軍隊人數少,不會放棄大坂城堅固的城防,定然會選擇憑壘而守,以消耗幕府軍的實力。
然而,齊國軍隊的將領竟然欣然接受了幕府軍的決戰要求,並且對於幕府軍選擇的戰場也無任何異議。
隨後兩天,雙方各自派出百餘人,共同前往平野地區視察地形,確定彼此行軍路線和戰場佈置,準備進行一場春秋君子之戰。
其實以識仁天皇看來,齊國人有些託大了。儘管他們在此前幾個月裡,攻大坂,破京都,佔奈良,於京畿地區肆虐橫行,未遭任何敗績,顯示出其強大的戰力。
但齊國軍隊取得的這些戰績,都是靠取巧才贏得的,他們以突然襲擊的方式,集結優勢兵力,選擇京畿地區防守薄弱之處,逐一攻佔上述幾座重要城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