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經筵這項制度,主要由翰林、尚書、大學士等飽學之士,為日理萬機的皇帝補補課、講講書。這麼高階的會議,楊凡是沒有資格參加的,能陪同皇帝參加學習的除了翰林們,就都是內閣的閣老們,大學士們。
明代的規矩,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真正的進士其實就是進士及第那三個人。額外加上賜進士出身。
注意,二甲帶一個賜字,意思是皇帝賞你的。三甲更不堪。賜同進士出身,那是皇帝可憐你,賞你的相當於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那不叫進士。
科舉要是考了三甲,就是三等人。入翰林院什麼的,留在中央觀政培養什麼的,就別痴心妄想了。您就找個邊遠地方當縣令去吧。
楊凡這種武將,在文官看來,狗都不如的東西。哪裡有資格參加這麼重要的學術活動。
沒見,戚繼光給當朝首輔張居正寫信之時,自稱「門下走狗小的戚某」。楊凡現如今,還不敢跟戚少保比。所以他內心對不能參加這麼高階的學術活動,倒也很平衡得很。
儘管大明朝目前最瞭解蒙古人就是他。
文華殿上午的四書五經講完,中午,皇帝賜宴。
這可是難的的殊榮,而且明朝非常人性化,除了吃飯,還可以打包帶些回去給老婆孩子吃。算是陛下的額外的恩寵。
此時的文華殿裡,放著一座從興禾超市那裡採購的立式座鐘,下午一點整,西北問題的講學正式開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