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5 06:34:11
第一百三十四節最後一搏
上一節我們聊到,諸葛亮退回漢中郡後,操練兵馬,儲備糧食,三年後再度北伐。那麼,諸葛亮這次會走哪條路呢?他能成功嗎?
北伐一次又一次失敗讓諸葛亮感覺到情況不妙,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帝國的正統地位不斷被人淡忘,復興漢室的思想越來越沒有市場。另外,戰爭勞民傷財,魏國家大業大,而蜀國小本經營,哪裡耗得起?蜀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諸葛亮開始了他的第五次北伐,這一次他盡起蜀國十萬大軍,誓要畢其功於一役。諸葛亮選擇了從褒斜道直入關中。諸葛亮之所以選擇褒斜道有兩個原因:第一,被燒燬的棧道已經修復得差不多了;第二,諸葛亮又擁有了一項黑科技—流馬。流馬就是獨輪車,載重量遠遠比不上木牛,但速度更快更靈巧,適合走棧道。木牛、流馬都是誰發明的呢?《三國志·諸葛亮傳》的說法是“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也就是說,造木牛流馬都是諸葛亮的意思,但是不是出自諸葛亮之手呢?不是。據《北堂書鈔·卷68》引《蒲元別傳》記載,木牛的發明者是諸葛亮的下屬蒲元。也就是說,發明這個東西是諸葛亮的意思,但沒時間親自做木工活,就交給蒲元了。流馬的發明也有可能是這種情況。這一年四月,諸葛亮的十萬大軍走出褒斜道,他的老對手司馬懿也已經準備就緒等著諸葛亮。諸葛亮出褒斜道後有兩個方向可走,一是向東走,渡過武功水,沿山向東行,直奔長安而去;二是向西走,北上五丈原,然後渡過渭水,佔領北原,切斷隴右五郡和關中的聯絡。司馬懿對眾將說,如果諸葛亮是一位真正的勇者就應該向東進軍,如果西上五丈原,那就沒什麼威脅了。諸葛亮果然選擇了第二條路。後來司馬懿給弟弟司馬孚寫信,說諸葛亮志向很大但是不會抓機會,喜歡謀劃卻缺少決斷,樂於用兵卻不懂變通,雖有十萬大軍,卻早已在自己的謀劃中了。歷史上的這一段記載常常被當作諸葛亮缺少將帥之才的證據,看看人家司馬懿,把你諸葛亮看得透透的,人家早就知道你一根死腦筋,不敢冒險。其實如果我們開啟地圖看一看就會知道,司馬懿根本就是在給諸葛亮亂出主意。打仗首先要考慮的不是什麼穿插包圍、千里奔襲、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而是補給。外行談戰術,內行談後勤。司馬懿的意思是諸葛亮應該向東直奔長安,而長安距離褒斜道的北口非常之遠,如果諸葛亮冒險東進,那中途這麼遠的距離如何保證補給線的安全?官渡之戰時,曹操的補給線在自己的大後方尚且被袁紹騷擾,如果諸葛亮把補給線直接架在敵人的國土上,那會是什麼結果?事實上,褒斜道不單是蜀軍的糧道,更是蜀軍的退路。如果諸葛亮率大軍渡過武功水,只要司馬懿打下褒斜道北出口,蜀軍便是死路一條。諸葛亮西上五丈原沒過多久,武功水便暴漲。如果當時諸葛亮真的按照司馬懿“幫”他規劃的路線東渡武功水,那根本就回不來,十萬蜀軍不攻自破。司馬懿的這條計策其實比馬謖還傻,馬謖自斷水源,還可以等著下雨,諸葛亮自斷糧道,難道要等著天上掉餡餅?在擊潰魏軍主力之前,諸葛亮是不可能離開褒斜道北出口太遠的。諸葛亮來到五丈原一個月之後,孫權率十萬大軍兵分三路北伐曹魏,這也是吳、蜀兩國約定好的。孫權親自率軍攻打合肥,陸遜、諸葛瑾率軍攻打襄陽,孫韶、張承率軍攻打廣陵、淮陰,然而魏軍據城死守,曹叡又御駕親征,孫權實在打不下來,就撤退了。孫權撤了,但諸葛亮不打算撤,他不能一次一次和魏國消耗。諸葛亮屢次向司馬懿挑戰,司馬懿緊閉營門,就是不肯出戰。諸葛亮早就料到司馬懿有這麼一手,也不打算回去了,就地屯田,自給自足,大軍乾脆住這了。蜀軍軍紀嚴整,與當地百姓雜居,相安無事,在那個視百姓如豬狗的亂世,能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看諸葛亮屯田,司馬懿知道他是不打算走了,那就耗著吧,看咱倆誰先死。諸葛亮比司馬懿小兩歲,然而他比司馬懿少活了將近二十年,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但是諸葛亮太負責了,事必躬親,因此身體每況愈下。為了逼司馬懿出戰,諸葛亮也顧不得什麼素質不素質了,有一次他甚至把女人的衣服送了過去:姓司馬的,你還算是個爺們嗎?面對這麼大的侮辱,司馬懿硬是忍了下來。但是魏國眾將忍不了,咱們的統帥怎麼能是個女的?司馬懿為了壓制眾怒便上表曹叡請戰。出戰顯然不是司馬懿的本意,否則他根本用不著請戰,當初攻殺孟達也沒見他向皇帝請戰。曹叡的回答是不許出戰。這下眾將沒話說了,總不能逼著主帥抗旨吧?諸葛亮的使者一波一波地來,司馬懿卻和他們嘮起了家常:諸葛丞相忙不忙啊,胃口好不好啊,練不練健身操啊?使者說:丞相晚睡早起,二十軍棍以上的懲罰都要親自檢驗,一天下來也吃不了多少東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