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講呢,有一股子憋屈感!
甚至可以說屈辱感。
屈辱就對了。
《八佰》並非一部主旋律戰爭片,從一開始,基調就是喪!
投放的短影片,基本都是‘我坦誠相告,委員長之所以讓你們留守至今,本就是做給西方諸國的一場表演!’
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實則槽點無數,只可憐“家國破碎之際,以軍人之身報效先人”、抱著必死信念的謝晉元,連捨生取義的機會都不給!
奉命撤退後,寧為玉碎的血勇被消解,捨身成仁的信念落了空,只留下一股憤懣的虛無感充斥在將士們的心間……
但這就是真實的歷史,所以,電影最後的結尾會是謝繼民先生的採訪。
沈長林告訴觀眾——八佰並非一點意義沒有!
即便是戲,它確實鼓舞了抗戰士氣!
電影結束的時候,楊濤和喪坤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
電影當然那是好電影,就是……
滿腔的熱情才剛剛被激起,瞬間又被澆滅了。
但……明顯能感覺到《八佰》是一部好電影!
憋屈!憤恨!恥辱!
《八佰》表面上都是講國軍抗戰的故事,一方面,真心實意歌頌了抵禦外辱、為國獻軀的抗戰將士們,另一方面,則把家國未來寄希望於西方列強、一直拖到1941年12月才對日本宣戰、當年丟了大陸如今又丟了小島的KMT和國民政府黑了個底朝天!
楊濤和喪坤都是沈長林的影迷。
對《八佰》是帶著預期來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