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錢兒的想法,以姑娘出發,以姑爺立足。
兩者相較,趙啟顯然是不合適的。
可秦鸞想的是,林繁不確定他是不是能擔負起大周,那麼,一位明君該是什麼樣的?
每個人的答案會有一些差異,但大體上是一樣的。
勤政、愛民。
趙啟顯然不合適。
秦鸞與二殿下的接觸雖不多,但這一點,還是能夠看清的。
也許,皇上曾經做到過這些,只是,他現在走偏了,偏到祖父不再認同他了。
那麼,秦鸞自己呢?
她與林繁的往來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談過朝堂,說過日常。
只那些交談,秦鸞能感受到林繁對朝政的一些想法,但她自己就是半吊子,只能看個熱鬧,真要說看門道,還得是祖父掌眼。
祖父坦言遺詔在手,足以證明,在他的眼中,林繁更適合那把椅子。
不僅僅因為他的趙臨的兒子,而是,在大殿下病故之後,比起皇上以及皇上的兒子們,林繁一枝獨秀。
出彩到,讓祖父寧願起兵去搏,也不願意將就的地步。
而那些細細碎碎的日常,她聽林繁說林宣夫婦,說他幼時趣事,說那位本該是侯府貴女、卻不得不以丫鬟身份生活的巧玉……
她在林繁的話語裡,聽到了感恩、嘆息與遺憾。
那些情緒,沒有直白地落在字詞上,卻從他的講述裡,一點一滴透出來。
不是什麼演戲,而是真情實感。
那樣的林繁,沒有銅牆鐵壁般的堅固鎧甲,他的軟肋明明白白,但他真實,也真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