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工業品和手工業品的稅收,在帝國的財政收入之中,從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到佔比10%,花了大約十五年的時間。
但是,佔比從10%飛漲到50%,只花了五年時間。其中,紡織業、鍊鋼業和水泥業,可謂是功不可沒。
尤其是紡織業,隨著64梭的先進紡紗機超過了百萬臺之後,紡織業正式成為華夏帝國的支柱型產業。
物美價廉的機織棉布,不僅暢銷國內,而且,在東南亞、南亞也是供不應求。
至於水泥業的發展,主要是修官道和修穀物曬場的需求異常之旺盛。
要想富,先修路,乃是不爭的事實。
在玉柱的規劃下,全國範圍內,共徵用了2000萬人次的徭役,修通了五縱五橫的十條大動脈型的主要官道。
官道的修通,讓貨物的海陸聯運由夢想,變成了現實。
農家門前的穀物曬場,並不在玉柱的規劃之中。
但是,大地主都這麼幹了之後,讓苦於糧食和泥土分不清楚的自耕農,也跟著學習了這種好方法。
以往,沒有水泥曬場的時候,農民只能在黃土場地裡曬糧食和穀物。
糧食和穀物雖然曬乾了,但是,沾了很多洗不乾淨的黃土,白米成了黃米。
用水泥鋪平的曬場,雖然成本高了一些,但是,沒有馬車的碾壓,用二十年來攤平成本,其實也沒貴到那裡去。
鍊鋼業的發展,軍工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菜刀、各種鐵製農具,甚至是打穀機,逐漸普及後,銷量變得異常驚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