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海內三大鴻儒,分別是黃宗羲、孫奇逢、李顒。
李顒屬於比較特殊那個,因為他沒有老師。
其父戰死之後,寡母撫養他艱難度日,每次送去私塾求學,都因沒錢而遭拒絕。九歲那年,李顒終於進了私塾,只讀20天就被趕回家。
李顒幫著母親砍柴賣錢,又幫著母親紡紗織布,空閒之餘,母親教他背書識字。
營養不良,面色如菜,人稱“李菜”。
縣中有富戶,藏書甚多,聽聞李顒的事蹟,就允許他隨便翻閱書籍。年紀輕輕,自學成才,寫出《二十一史糾謬》。後來又把這本書燒了,因為這不是儒家正脈,繼而潛心研究宋明理學,最終成為“關學”大宗師。
這個時空的李顒,際遇稍微好些。
大同軍收復陝西的時候,李顒已經過了免費讀書的年齡。但當地的小學校長,還是允許他旁聽,只是不能參加期末考試。
在沒有任何學歷的情況下,李顒旁聽完小學課程,又借書自學完中學課程。因為官府給母子倆分了田,他還得一邊耕田一邊自學。如此艱難,他卻已把《春秋》、《史記》和《資治通鑑》讀完,還被富戶請去做家教,給富家子補習數學和物理。
並且,李顒還在自學宋明理學,承襲的是明末改良過的關學一脈。
金陵大學的校長王之良,回鄉探親時,聽聞李顒的勤學事蹟,便將其招來親自考教學問。
李顒對答如流,王之良愛才心起,便讓他去金陵大學旁聽。一切費用,王之良來出,只是沒有中學畢業證,所以無法參加正規考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