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很累,身心疲憊。
不管是原有歷史,還是這一個時空,今年都有是否議和的大爭論。
但戰和之爭,在清軍抵達北京時,就實質上已經結束。
兵臨城下,還議和個鬼啊?
滿朝君臣再怎麼智障,也不會幻想滿清打到北京還能議和。
歷史上,盧象升、楊嗣昌、高起潛的矛盾核心,並非《明史》所寫的主戰與主和,而是戰略方針完全不同!
盧象升屬於“主戰派”,主動作戰,伺機殲敵。
高起潛屬於“避戰派”,囤積重兵,消極防守。
楊嗣昌屬於“穩戰派”,分兵守城,切忌浪戰。
楊嗣昌和高起潛,都指望滿清搶完就走。唯一的區別,是高起潛完全不敢打,楊嗣昌在十足把握之下願意打。
為了阻止盧象升冒進浪戰,楊嗣昌甚至故意拖延糧草供給。
“督師,糧草快不夠了!”
“再派人回去請糧。”
盧象升不但在跟滿清作戰,還在跟身邊的文官武將作戰。
即便楊嗣昌調離北京,情況依舊無法改變。
因為高起潛不願打|野|戰,盧象升麾下將領也不願打|野|戰。於是,前者剋扣糧草,後者陽奉陰違,以此來逼迫盧象升不要亂跑。
像王樸這種將領,統兵八千,關鍵時刻很可能不戰而退。
對於邊鎮武將來說,即便整個南直隸被搶光了,只要不被滿清打下北京即可。百姓被燒殺搶掠,這事兒與他們無關,他們只想保住自己的部隊。
保住了部隊,就算大敗而歸,皇帝都不敢從重處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