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卷 陽在下 第0063章 朱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一個學童完成開蒙,正式學習四書五經,接觸到的第一句經義,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它是一個士子的夢想發端,它是一個士子的學術兆始,它是一個士子的處世格言,它是一個士子的終極追求!

明明德:人生降世,本通天理,受濁氣矇蔽,由此渾渾噩噩。應當革除汙濁,重新領悟天地至理。

親民:朱熹認為是新民,是革除汙濁的手段,也是領悟天理的過程。王陽明認為是親民,講的是仁愛治國平天下。但是,他們兩個都認為,必須將“明明德”推廣到萬民。

止於至善:使得自身、萬民、萬事、萬物,都趨於理所當然的完美狀態。

趙瀚害怕普通士子聽不懂,當即解釋所言之意:

“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人人皆可成堯舜的道理。孟子如此追求,朱子如此追求,陽明公如此追求。”

“若人格生來不平等,如何能人人成聖?惹是人人都能成聖,又哪來的人格不平等?”

“《大學》講明明德,講親民,便含有人格生而平等之意。止於至善,則不但追求生而平等,更是追求人人平等、人人成聖!”

“只有確立此理,人格生而平等,才能明明德,才能親民,才能止於至善,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番話,是在理學的根基處,紮下一顆非常顯眼的釘子。

蔡懋德、龐春來等人,早就聽明白趙瀚的意思。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