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記者沒有當很長時間,只是做了三個多月……”
楊謙面對也算是半個老師了的馬冬蘭,心裡有些慚愧。
“這倒無妨,新聞人到各個崗位、各個行業,都一樣能發光發熱,像我,現在不也是做綜藝嗎?而且我是四十多歲重新開始,你比我重新選擇方向時候更加年輕,也有更多試錯的資本!”
馬冬蘭沒有在意,還誠摯地勸說他,不要拘泥於學校裡學到的內容。
“嗯,我記得馬老師您說過,新聞記者的經歷,鍛鍊了您的邏輯能力、思想深度,這讓您在轉行去跟娛樂明星打交道的時候,迅速地找到了發力點,即便是做綜藝節目,那也是將人文情懷、時代熱點與節目緊密聯合起來,關注人物的命運,傳遞正能量!”
楊謙記憶力好的這個優點體現了出來,他清楚地記得當時馬冬蘭說過的話。
不過也確實是這樣,當年的《速度與挑戰》,這檔從國外引進來的綜藝節目,之所以能做到收視率屢破記錄,而且完全克服了水土不服地問題,做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特色。
除了請了很多厲害而且有特點的明星嘉賓常駐的原因以外,最重要的原因也就是馬冬蘭她們團隊當時定下來的基調——做有情懷的綜藝節目,結合時下熱點,在遊戲中體現出人文關懷!
而現在的《速度與挑戰》之所以收視率下滑得厲害,其實也是因為馬冬蘭升職了,管的事情多了,《速度與挑戰》在脫離了她的管理之下,也漸漸地失去了原來的特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