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5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也只是後人的猜測,畢竟沒有人親眼見過,連趙光義都沒見過。這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猜測是很難站住腳的,達爾文猜測人士從猿猴演變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猜測基本上是胡說八道。

如果“金匱之盟”實有,要知道,趙匡胤是開國之君,那一年他才三十四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的二兒子趙德昭已經十一歲,那是孝惠皇后賀金蟬生的,不可能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趙匡胤英明神武,所有的事情都考慮得頭頭是道,滴水不漏,在傳位這件事上,他更不可能有得半點的馬虎大意。

因此,從古到今,在假設“金匱之盟”可能存在的前提下,更多的人支援“三傳論”。

在司馬光《涑水記聞》、王禹偁《建隆遺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等史著中對於“獨傳約”和“三傳論”,這兩種說法都有大致類似的記載:“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

大家都明白:趙匡胤去世時,趙德昭已經二十六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趙匡胤二十六歲時,已經做到開封府馬直軍指揮使,開始掌管禁軍了。

趙匡胤雖然沒有明確立趙德昭為太子,從對趙德昭的歷練和培養上,他的職位後來已經位列宰相之上,種種跡象表明,趙德昭是他內定的接班人。

也就是說,很多學者,只是記述了“金匱之盟”這件事,言外之意是:金匱之盟是他宋太宗趙光義和趙普共同炮製出來的,為趙光義篡位扯的一張“遮羞布”,如此而已。事實上,趙光義繼位後,趙普迫於壓力,預設有這麼一說,也未可知。這種模稜兩可的處理方式,成了趙光義留下的傳統,趙構不是也給岳飛安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