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1917年的時候,他已經取得了德國地質學的博士學位,並且參與了華夏的地質學教學課程的書籍編撰工作。
他們這一屆應屆畢業生年紀大小不一,大的如他已經28歲,更大的32歲都有,小的只有二十一二歲。
現在擺在李仲揆面前的有好幾份邀請函,有皇室在海外的石油公司傳送的邀請,有交通部發來的邀請,也有國土資源局發來的邀請。
可以說他如今成為了香餑餑,被爭搶的感覺真的讓他自豪,同時也難以抉擇。
這一幕幕發生在華夏各個大學中。
當然,這也只是少數人,大多數學生還是需要筆試、面試、實習,之後才能轉正。
但這足以讓華夏教育部大大的提氣了一把,比起之前需要不斷的選送人才到國外學習先進的知識,以此獲得師資力量,現在他們已經可以自己完成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
這些學生投入崗位產生成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可收穫的喜悅卻是無以復加的。
甚至韋珣派遣侍從室的十幾個侍從到全國各地檢驗教育成果之後,還親自發電給教育部,勉勵了一番。
大量或是應屆畢業或是深造即將肄業的大學生和碩士生在糾結和徘徊究竟進入國企還是進入私企,是進入生產崗位還是進入設計崗位或者進入研究崗位。
而隨著即將進入1918年,華夏第四個五年計劃中的農村醫護計劃也將投入第一批醫護人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