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設御史大夫執掌監察職權,唐宋皆有臺諫官糾劾百官,下理民情上達天聽。諸如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與監察御史掌糾彈朝堂內外文武百官,通稱為臺官;諸如諫議大夫、拾遺、補闕、正言負責規諫帝王,通稱諫官,兩者合稱臺諫。臺諫官的糾劾彈奏,便稱為諫議,歷代帝王皆允許臺諫官風聞言事,以便規諫帝王、糾劾百官的錯誤。
諫議在歷朝歷代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許最為人熟知的便是“觸龍說趙太后”一事了,到宋代更是出個了大大有名的人物,便是民間傳說中日斷陽夜審陰的包拯包龍圖。
其實真實的包拯斷案並不多,身為御史期間直言諫議才是他譽滿朝野的真正原因。宋仁宗時張貴妃得寵,便請皇帝封其兄張堯佐為宣徽使,仁宗皇帝下旨之後,卻在朝堂上被包拯直言進諫,最終不得不收回成命,待回宮後,張貴妃上前詢問兄長的任職問題,仁宗無奈的說:“宣徽使宣徽使,你只知道要張堯佐做宣徽使,卻不知道包拯還在當御史!”
一名臺諫官能令帝王不能隨心所欲任人唯親,御史包拯犯顏強諫連皇帝都不得不收回成命,對朝堂文武、各地官員的監督、威懾作用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大漢什麼都好,惟一的問題就是到現在還沒有設立臺諫,文天祥聞聽楚風主動提起,就高興的道:“大漢朝廷煌煌文治、赫赫武功,卻始終沒有臺諫官規正帝王、監察百官,皇帝若有此意,那是再好不過了。不過,恕臣愚昧,歷代臺諫官皆選自博學篤行、忠孝仁義計程車林中人,或以科舉,或以貴戚推薦,或以儒學隱逸上達天聽而下旨徵辟,如何令諫議在民,還請皇帝示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