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7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楚風一點不擔心囤糧不售來逃稅,他算過了,每個壯勞力種三十畝地,雙季稻年收米一百石,而平均每個壯勞力供養兩到三個家庭成員,加起來每年最多吃個十來石,剩下的不管你囤不囤起來,終歸要進入市場化環節——終不至農民會讓糧食爛在倉裡。

琉球漢國農業政策的成功,最主要歸結於缺少一箇中間環節:地主。宋代地主一般會收取產出的一半,加上皇糧國稅,農民手上就所剩無幾了,僅能維持溫飽,每逢災年就會在貧困線、甚至死亡線上掙扎。漢國境內全為自耕農,人頭稅、地畝稅全部免徵,農民生活比之福建,甚至江南富庶之地,都要好五倍(^_^)

農民富了,就要消費。大規模商業生產導致社會分工細化,農業生產也呈現專業化趨勢,農戶發現,又種田又飼養又紡織的男耕女織小農經濟沒有市場了,比如飼養家畜,如果自己吃,不如買價賤如土的海魚、鯨肉,如果作為高檔肉類出售,又比不上洪家二嬸大型養豬場、養雞場的價格優勢,那麼,與其花時間養豬,不如把精力投入田間,多種幾畝水稻划算。於是有的農戶專業種水稻,有的靠近城市,就專門種蔬菜、種水果,有的人養豬經驗豐富,就到財稅部貸款,也辦起大型養豬場……

分工細化導致了交易活躍,農民出售糧食、蔬菜等農產品,買回陶瓷器、牲畜、服裝、鹽巴各類生產生活物資,年輕人還會到城裡喝點小酒、聽聽說書。財稅部在他們出售農產品的時候收了一次稅,當農民們拿錢消費的時候,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間接讓財稅部又收了一次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