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都是推測。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歷史不可更改。
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圍攻伏爾加格勒的戰鬥由戰略級降為戰役級,即原先制訂的戰略包抄行不通了。
事實上,這也是導致伏爾加格勒會戰僵持不下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戰略級進攻,中國軍隊能充分利用戰略機動能力的巨大優勢,在更加廣闊的戰場上消耗美俄聯軍的有生力量,通過幾次大規模的殲滅戰,打垮對手,以達到削弱美俄聯軍守衛伏爾加格勒的決心。在戰役層面上,戰場規模縮小,等於放棄了戰略機動優勢,跟兵力佔優的美俄聯軍拼消耗。
不可否認,這場會戰也有正面的積極效果。
最突出的作用就是:透過大規模消耗美俄聯軍、特別是俄軍的有生力量,達到了給俄羅斯放血的目的。
可以說,隨後的莫斯科會戰能夠順利進行,與伏爾加格勒會戰不無關係。
別的不說,在伏爾加格勒會戰中,充當戰略預備隊的莫斯科方面軍就損失了差不多五十五萬官兵,而且大部分是精銳部隊,另外庫爾斯克方面軍、羅斯托夫方面軍、烏里揚諾夫斯克方面軍與烏拉爾方面軍都遭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羅斯托夫方面軍被打殘,其他三個方面軍損失了一百多萬兵力。這些損失的部隊,都對削弱莫斯科的戰略防禦圈做了貢獻,直接導致俄軍在守衛莫斯科的時候,出現了嚴重的兵力短缺。也正是如此,在莫斯科會戰時,俄羅斯才會大批徵召十四歲到十六歲的少年參軍,還專門組建了少年軍團。因為到這個時候,俄羅斯已經沒有多少適齡兵員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