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在黃峙博與騰耀輝擔任總參謀長期間,都沒能走出這一步。
當初,牧浩洋是以陸戰隊司令的身份出任總參謀長,卻擁有海軍大將軍銜。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出任總參謀長的主要原因與第二次印度洋戰爭有關,即沒有人比他更適合指揮這場戰爭。
等到第二次印度洋戰爭結束,黃瀚林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他看來,至少戚凱威有能力頂替牧浩洋。
也正是如此,黃瀚林才會在二零四七年提出改革總參謀長制度。
問題是,黃瀚林的初衷不是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制度,而是要藉此削弱總參謀部,讓國防部掌握大權。要知道,國防部是國務院部門,雖然杜小蕾是國務院總理,但是黃瀚林的影響力更大。
說得直接一些,只要軍事權迴歸國防部,就等於落到了黃瀚林手上。
也正是這個原因,擔任軍事領袖的黎平寇堅決反對廢除總參謀長,而且提出了一個黃瀚林無法迴避的問題,即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而在總體指揮才能上,仍然沒有任何人有能力頂替牧浩洋。
別的不說,戚凱威並不精通海戰。
要知道,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海洋是最重要的戰場。
根據這個理由,黎平寇堅持讓牧浩洋繼續擔任總參謀長,至少在二零五二年底之前得維持現狀。
爭論到最後,黃瀚林與黎平寇不得不各讓一步。
牧浩洋成功獲得了連任的機會,只不過在二零五二年底之前,必須就建立參謀長會議的事情做出定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