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從JH-45型反應堆的研製進度來看,在二零五零年之後就有能力研製出一種系統總質量在兩百噸以內,能夠用四臺五十噸級大型貨車運載,以小型聚變反應堆為核心的電力補充系統。
再比如,隨著第二代燃料電池的技術趨於成熟,第三代燃料電池開始研製,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很有可能在二零五五年前後超過汽油的熱值,從而使電動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達到熱機的兩倍以上。
這些技術上的進步,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陸軍的野心,也改變了陸軍的基本戰術。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戚凱威才提出儘快研製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確保中國陸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仍然掌握著技術優勢。
第二代地面戰平臺的重點不在動力系統上,而是在行走系統上。
最初的時候,陸軍只對第二代地面戰平臺提出了一個戰技術要求:必須具備全地形機動能力。
看上去,這個要求並不高。
在傳統意義上,坦克等履帶式作戰平臺就具備全地形機動能力。
可是這次,陸軍對“全地形”加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即任何地形環境,而不是特指幾種特殊地形。
這樣一來,這個要求就非常高了。
說得嚴重一些,在以往的所有行走機構中,恐怕只有氣墊系統能夠滿足這一要求,而且還無法全部滿足。
在最初的研製中,各大廠商都把重點放在了氣墊系統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