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最終透過審議的設計方案,“臺灣”級將以模組方式進行建造,即戰艦的動力、武器、電子等系統,都將做成單獨的模組,方便進行進行升級改造。這種設計方式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比如在可控聚變技術成熟之後,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換動力模組,為戰艦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支援。又比如,在執行作戰任務之前,可以根據任務需求,靈活調整戰艦的武器配備方式。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用來執行對地打擊任務,“臺灣”號除了配備兩門電磁炮,還能搭載上百枚對地攻擊巡航導彈與戰術彈道導彈,甚至能夠搭載執行攻擊任務的傾斜旋轉翼飛機與武裝直升機。如果執行艦隊防空任務,則可以減少一門電磁炮,增加一個有一百二十八具垂直髮射筒的導彈模組。如果執行的是反導攔截任務,可以在垂直髮射系統中攜帶更多的反導導彈。
靈活的武器配備,賦予了“臺灣”級非常強大的作戰能力。
更重要的是,所有任務模組都可以在港口進行更換。在基礎設施齊備的情況下,更換週期僅為二十四小時。
當然,模組化設計,也並非沒有弊病。
最大的問題,就是需要在和平時期,採購更多的武器與功能模組。
比如按照海軍規劃,將為每艘“臺灣”級採購兩套對應的武器與電子模組,方便在戰時迅速根據作戰需要進行調整。在戰艦的建造成本中,武器與電子模組佔了百分之六十,相當於把採購費用提高了百分之六十。正是如此,海軍沒有嚴格按照最初的標準為“臺灣”級採購功能模組。在第一批八艘“臺灣”級中,只有十二套武器模組與十二套電子模組,平均每艘只有一點五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