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F-22A機群及時規避,沒有進入電磁火箭彈的打擊範圍,但是在電磁干擾下,不管是F-22A的火控雷達、還是E-3G上的雷達都受到了干擾,別說及時發現轟炸機,連跟蹤那些J-11C都很困難。
只是,到這個時候,第三護衛群還沒有受到致命威脅。
原因很簡單,中國空軍的轟炸機要想攻擊第三護衛群,首先要獲得第一手戰術情報,即掌握第三護衛群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所在海域、航向與航速,不然轟炸機攜帶再多的反艦導彈也無法攻擊第三護衛群。
對日本預警機來說,只要盯住從高空進入的戰術偵察機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戰術偵察,可以說是這場衝突中暴露得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
在第二次朝鮮戰爭期間,戰術偵察的問題就顯現了出來。比如在志願軍發起第二次戰役之後,聯軍空中打擊的作用大大降低,只能重點轟炸規定目標,對時間敏感目標的打擊效率明顯不如之前,問題就出現在戰術偵察上。只是在這場戰爭中,聯軍空中優勢明顯,大部分時候都是志願軍在挨炸,有限的幾次空中反擊,也主要針對城鎮等戰略目標,空中對抗的意義並不重大,戰術轟炸確實也得到了遠端炮兵等火力彌補,使得戰術偵察缺乏的問題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產生這個問題的,正是全面電磁戰。
在電磁武器登上戰爭舞臺之前,戰術偵察的問題並不突出,不管是戰術偵察機、還是無人偵察機、聯合指揮機、預警機等支援平臺都能提供戰術情報,像美軍這類空中力量強大的軍隊甚至淘汰了戰術偵察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