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韓軍第九裝甲師僅有兩天就到達前線,而美軍第四步兵師離得更近,反而沒有及時到達前線。在攻打鹹州的時候,韓軍的裝甲突擊部隊半天就趕了過去,而從金策突圍的美軍第一陸戰師花了兩天都沒到達咸興。可以說,第一陸戰師沒能及時突圍,與主戰裝備過重不無關係。
除此之外,韓軍的主戰裝備還針對朝鮮半島多山地的特點做了特別改進。
拿K2主戰坦克來說,除了戰鬥全重較輕之外,還採用了非常昂貴、難以維護,但是操作性更好的液氣懸掛系統,獲得了更大的俯仰射角,更適合在山地作戰。此外,K2在防護與火力等方面,絲毫不比M1A2差,而且因為採用了大功率柴油發動機,戰術機動效能反而更加出色。
可以說,K2是一種效能非常均衡的坦克。
從綜合性能上講,K2不比99改差多少,在某些方面還更加出色。
問題是,K2是一種非常昂貴的坦克。按照韓國軍方的採購價,K2的基本採購價在八百萬美元以上,而算上配套裝置的話,大概需要一千二百萬美元,而中國軍隊採購99改只需要二千萬人民幣。
過於高昂的價格,導致K2的產量非常小。
戰爭爆發前,韓國陸軍只象徵性的購買了兩百輛,大部分都裝備了第九裝甲師。雖然在與土耳其簽署了軍火貿易合同之後,韓國軍方承諾再採購四百輛K2,透過擴大量產方式來降低單價,但是在戰爭爆發前,韓國陸軍沒有下訂單。當時,韓國陸軍主要透過繼續改進原有的坦克,比如K1與K1A1,使其繼續在韓軍中服役。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